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元青花的故事該改寫了 ---從一件官用瓷品質 樞府青花說起

 元樞府銘青花盤的故事
元朝瓷器
元尚白
皇室要的瓷器 需夠白 釉面要堅實 青白瓷不符需求
因此開發了卵白釉 樞府瓷

官用的一定印上款 皇室以外的上樞府款
樞府兩字有特色 仿品字型不同

官用器燒造工藝不同 瓷土也不同 見上圖

先有樞府 再有青花 青花南岸官窯創燒 先用多餘的樞府瓷胚 畫上青花  上卵白釉 提高溫度
青花發色不理想 與進口或國產不一定有關 與鈷含量 精煉程度有些關係 但是最重要的是
除了燒製溫度外 需要修改釉的配方

因此元朝末期的大件青花瓷 較白 發色較佳
元朝已經知道燒釉裏紅上哪種釉較佳
燒青花又該如何 這是元末的事

東南亞的元青花是仿燒本件 有點粗製濫造的一般商品 北岸製造.
本件要嘛就是元朝征越南時期帶過去的, 或是高級商品.

大件的漂亮元青花 其實也有南岸(官) 與北岸(民) 燒製的差別
要看工藝水準

元朝統一中國的前一年,在景德鎮設立了浮梁磁局,專管燒製官用瓷。浮梁磁局的設立,帶動景德鎮窯業的發展與技術變革。最新考古
成果顯示,湖田地區南河南岸窯場就是專為浮梁磁局生產卵白釉瓷和青花瓷器的專用窯場。  工藝進展上,首先是創燒了卵白釉瓷,
而最晚在元代中期,此窯也開始了青花瓷器的生產。  卵白釉瓷是專為元政府樞密院所燒,所以瓷器內壁常印有“樞府”字樣,又稱
“樞府”瓷。
本件具樞府銘印花及青花,出現在越南,同一窖藏,有青花罐,青花盌,青花高足杯各一件,共四件。由修胎工藝,樞府字形,胎土特質
與墊圈的使用來斷定,應為青花創燒期間,由南岸官用窯場製作者,是高級貨品或官方贈品則不可考。 但是與北岸燒製的一般民用卵白
釉器或所謂東南亞型元青花瓷相比,則品質明顯高出許多。
官用卵白釉瓷胎如本件,釉色乳濁失透,具有凝脂般的感覺。器形為元代特有,有折腰碗、圈足盤、高足杯等,。器物內壁常模印雲龍紋
、纏枝菊紋、開光八寶紋等,有款。  民間燒製者則較粗劣。
 過去元青花常區分為“菲律賓型”和“伊斯坦布爾型”。前者器物形制小,工藝較簡單,器形有高足杯、折腰碗、帶座爐、小罐等。
採用國產青料繪製傳統的纏枝花卉、回紋、蘆雁、龍鳳圖案,青花發色青翠,主要供國內及東南亞地區使用。後者以大件器物為主,
器形碩大,胎體厚重,器形有盤、罐、瓶等。採用進口青料繪製青花圖案,紋飾層次繁密,青花發色濃豔,人物故事題材豐富,主要供
伊朗、土耳其等西亞地區使用。    由本件的存在,證明燒製時期有別,青花發色與釉的改進比較有關,而非以前的說法。


元青花瓷用器形大小分好壞 是不周延的作法。 北岸南岸,官窯品質民窯品質也要列入評估。
 yuan blue and white plate B

明官窯與民 窯區別 也不是用大小 器形圖案來區分。

再加一個對照
 無款樞府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