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古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古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

一件五代至宋官字款白瓷花瓶

一件五代至宋官字款花瓶


牡丹紋玉湖春白瓷瓶  early carved white porcelain vase , Song or earlier





 vase
好幾年前看到一支造型優美 刻劃牡丹花紋也特別美麗的白瓷玉湖春花瓶,做得相當輕盈,底部有一個官字。當時找了一堆資料,就是找不到類似的。
十幾年前的認知,官字款是唐至五代宋 遼的民窯燒給官府的瓷器 。其中白色的多屬定窯系列北方窯口,而其刻劃的官字較屬行書。楷書款極少見,或許在北宋中期少量。
 中國 北方式 白瓷 刻牡丹花玉湖春瓶 官字款
 peony
我看到的這件一不像定窯成熟期的釉 刻花花紋風格 特殊
官字為拘謹的接近楷書寫法,我心中的想法是沒人會去仿成這樣的東西,辛苦又不像,當然如果是古時景德鎮或其他窯作品,風格當然與定窯略有差別, 然而這件玉湖春以傳統想法 應該是宋朝作品 刻牡丹花符合底部官字的身分。也許這件還是定窯 只是 是特別做給宮廷 反而少了一些明顯的特徵。

qinbai bottle
最近閱讀到下面這篇報導
 轉載
“景德鎮制瓷始於五代”、“南青北白”、“江南白瓷晚於青瓷”、“沒有發現完整的唐代窯爐”等等這些中國陶瓷史概念在此之前都是正確的。不過,從今天起,這些就都不是標准答案了:景德鎮浮梁縣蘭田出土的唐代窯爐改寫了歷史。
1月28日結束的景德鎮蘭田窯窯址考古發掘,除了將景德鎮的陶瓷燒造史提前了一百多年外,還物証了不少未被史書採納的文獻和傳說﹔顛覆了江南白瓷晚於青瓷 的歷史証據﹔最為重要的是第一次提供了罕見完整的唐代窯爐,為陶瓷窯爐建筑乃至陶瓷經濟史、陶瓷文化史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和資料。
這個窯址位於浮梁縣湘湖鎮蘭田村金星自然村西北的萬窯塢山坡上,是瓷都景德鎮制瓷業發展歷史上早期窯業最重要的中心。由北京大學、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和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剛剛結束了對其考古發掘。發掘總面積541平方米,清理各類遺跡12處,包括窯爐2座、灰坑7個、墓葬1座、溝2 條,出土了數以噸計的各時期的瓷器和窯具。這是景德鎮地區中晚唐、五代時期窯址的第一次科學、全面、大規模發掘,清理出的兩座窯爐中,其中一號窯爐保存十 分完好,為唐代龍窯,平面呈長條狀,由窯門、火膛、窯床、窯前工作面組成。為了解當時的裝窯量提供了重要資料。
據景德鎮蘭田窯窯址考古隊領隊、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江建新介紹,該窯是目前景德鎮地區發現的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窯爐,這一發現填補了景德鎮窯爐發展最早形態的空白,是罕見的窯業遺跡。出土的74厘米長的瓷腰鼓,是景德鎮在唐代就已和西域展開經貿往來的重要實物。
此外,考古人員還在所有的文化層都發現並同時出土了青綠釉瓷器、青灰釉瓷器和白釉、青白釉瓷器。改變了以往學界認為這三種器物的發展、存在和繼承關系,証 明其是同時生產的。而白瓷的出現或可提早至中晚唐時期,並改寫“南青北白”歷史:景德鎮除了是青瓷制作中心外,也是當時精細白瓷的江南制瓷中心。
學術界一直認為,景德鎮制瓷業始於五代時期,且窯業從創燒之初即以青瓷和白瓷為主。江建新等專家分析認為,本次發掘的出土物已可上溯至中、晚唐時期,是制瓷業較為成熟時期的產物,據此,已可將景德鎮制瓷業的起始時間推前百余年。(記者 伍冬新)
來源:景德鎮日報


我想應該是五代至宋 某一時期少量燒給官府的東西 
以下文章為轉載:

遼初五代的官字款白釉瓷器
更新時間: 2009-05-01 19:35:37
唐以後,遼初五代的官字款白釉瓷器中,確實有帶字和新官字款的。 據有關窯址,墓葬考古資料統計和國內的研究論述,對這種字款器(含新官款,下同)我們可以歸納如下:
一、從燒製時間上看,它們出現於唐代晚期,經遼初五代,進入遼中期停燒。
二、從窯口和瓷種上看:1.北方定窯的款器只出現於晚唐至遼初五代的白瓷產品中;2.耀州窯的款器只出現於五代時期黃堡窯的仿越窯青瓷產品中;3.南方越窯字款瓷器,僅從五代和遼的兩個墓葬中分別出土過一隻青瓷雙系罐和一隻青瓷花口盤。 另外,在遼朝屬地鬆州窯(今內蒙古赤峰市缸瓦窯等窯場)出土的匣缽和墊柱上發現刻有”“新官款,但未發現刻款的該窯瓷器標本。
三、從質量上看,凡帶字款的瓷器都屬於各自窯場中的優質產品。 例如,1984年在西安火燒壁唐長安城安定坊遺址窖藏中,一次出土了33款定窯白瓷器,件件精美無比。 而五代耀州黃堡窯的款產品,無論其釉色或工藝都可與同時代的越窯精品相媲美。
四、從生產目的上看:款瓷器是地方民間窯場向朝廷進獻的貢器或者官府的定燒器。
五、從數量上看,這種字款瓷器的燒造並不算多。 1979年馮先銘先生的《有關臨安錢寬墓出土”“新官款白瓷問題》一文中,對當時國內外所發現的出土及公藏、私藏款瓷器(含有款殘底)進行了列表統計,共匯總為70件。 1999年,北京大學考古學系權奎山教授在其《關於唐宋瓷器上的”“新官字款問題》一文中說:迄今發現的'''新官'字款瓷器的數量,據初步統計,已逾200(見中國古陶瓷研究會編《中國古陶瓷研究》第5輯,紫禁城出版社199911月出版)。 這個統計中不但包括完整器,也包括帶字款的器底殘片。
六、從器物造型上看,以碗、盤、碟類餐具最多,在少量瓶、壺、罐、盞託以及筆添這樣的文房具上也有發現。
七、從落款方式上看,均為劃刻款,大多數是在器物施釉後未入窯前用尖狀工具(不用刀)劃刻上去的,只有極少數是在露胎底部劃刻的。
八、從書體上看,行、楷、草書皆有,以行書居多,未見隸、篆。 
 http://liuwei591124.blog.sohu.com/212976346.html
可供參考 

官字款的玉湖春 瓶並不多見  刻花 牡丹 更少 或許是少見官定。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乾隆官窯 仿象牙的白瓷雕瓷 文房用具

乾隆官窯 仿象牙的白瓷雕瓷 文房用具

乾隆官窯製作仿各種材質的瓷器 可謂出神入化,

但是少有提及仿象牙雕刻器物的薄釉白瓷 甚至有些部位到無釉的程度。

有機會看到一組白釉雕瓷文房器 ,整套幾件不知道。 看到的是筆山,文鎮,筆洗,以及墨床筆筒  紙鎮 墨盒 水注等 八件。

 雕瓷松鶴長壽 墨床

乾隆筆洗combo


狩獵圖紙鎮

筆山 雕瓷 景德鎮  漁樵耕讀

無論瓷胎 工藝 圖案 款識 完全符合 乾隆官窯器
以下這件筆筒是乾隆真品。 但是 2012年有人網拍類似但是是20世紀初仿品 瓷質較軟 底款印再套上 工較粗不難辨識。

 乾隆雕瓷漁樵耕讀筆筒
筆筒 局部 加彩

乾隆雕瓷漁樵耕讀筆筒  白瓷 加彩

墨盒-紙鎮

乾隆水注
與清末的仿品 瓷  瓷胎 與工藝明顯不同 。

2012年9月7日 星期五

柴窯之謎 正解

柴窯看起來有點介於秘色瓷與汝窯之間的味道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黃土足
原來
底足鐵成份增加 而胎釉交界成一黑線
從這裡再過渡到宋瓷崇尙的鐵足


 柴窯的事 以我看來已經解決了
地點是河南 與汝窯相同或鄰近
柴窯嘗試不以支釘方式燒瓷 乃為了作出底部的一圈暗色或黑線
才會有黃土底

柴窯之謎 The mystery  of Tsai-kiln 10th century , Henan 後周 世宗 柴榮

我想真相就等河南窯址 再仔細挖一挖 就解決了



這件的謎也解決了 是柴窯過渡到汝窯的東西

Ru ware ,23



 ru25

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世界陶瓷歷史上最早的鈷藍圖畫 唐青花 魚藻圖

世界陶瓷歷史上最早的鈷藍圖畫 唐青花 魚藻圖
人類歷史目前發現有利用鈷來作藍色的色素是四千年前的美所不達米亞
(cobalt aluminate glass  about 2000BC in Mesopotamia)
中國則最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紀至前三世紀的周朝遺跡中有發現含鈷藍的玻璃
同一時期 埃及 以及愛琴海周邊也有發現
與玻璃混在一起的鈷色料英文叫 smalt。 用於繪畫的鈷藍色會退色,用於陶瓷的因為釉層隔絕不會退色。
最早使用於陶瓷工藝的著色鈷藍到目前為止,都公認是唐朝,都城在今中國陝西而領土超出今日中國,工藝藝術與西方與中亞與阿拉伯來往密切,帶動許多創新與發明。
唐代的陶瓷分成低溫三彩陶與高溫瓷器 
明器為主的低溫三彩陶以鉛助溶,基本上與玻璃工藝較接近,而鈷藍在這一區塊 是作為單純色素來使用。
 大家比較懷疑的是到底唐朝在瓷器的裝飾上有沒有使用鈷藍?
 如果有的話,是否達到元青花同層次的裝飾用途與效果?
如果答案是是的話,那麼最早的鈷藍著色瓷器畫將歸給唐朝工匠 中國河南省鞏縣,因而會動搖景德鎮青花發源地的地位。
這就是我避免唐青花一詞,以免陷入可笑的爭議。

以下這件唐朝瓷器 非明器 是高級文人書房用的水滴 推測是河南鞏縣窯出產
淘洗不精的胎土上,加上一層白色細化妝土,推測是先浸一次薄釉 ,待乾後再上鈷藍。
使用兩種手法,有畫有刮,濃淡至少兩種塗料。畫成後再浸一次釉,因此留下較多手抓痕。
乾後以高溫燒製。縮釉處不見鈷藍色。可能鈷接觸氧與高溫而退色,或縮掉了。

魚藻圖出現在水滴上相當合宜。
玉魚符 在初唐用於五品官以上。與玉魚比對,魚的表現法相當接近。與歷史上其他時代的魚藻圖比較,魚的比例較大,出海的唐魚盤也有相同情形。
清人陳瀏 陶雅:
 唐時秦窑。亦有凸鱼杯盌。歷代瓷譜,謂係纯青冰纹。舆阮亭所述之隗宫二鱼盌,迥乎不同。凝斋业話。則稱宋安雅得古瓷。一窑隨手散尽。僅餘三器,大小花素皆有之。初来指为隗盌也。劉體仁識小錄,又言器墓有陶器数十。見一酒琖於京師。如龍泉之淡黄者,又未尝有鱼藻纹也。
這說明有人見過唐瓷有飾以 鱼藻者。


 中國最早的青花 瓷器 魚藻圖  唐青花畫魚 Tang 7-9th century  , fish on porcelain, earlist cobalt blue painting on porcelain



這件水滴的出現 改寫中國陶瓷史中,有關鈷藍使用的一章。
 長沙窯的魚 唐



 唐青花  魚藻紋 水滴  The earlist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Tang dynasty, 7-9th century

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

陶瓷鑑賞 學習之路 過去與未來--2016

二三十年前, 台灣、香港、澳門 ,可以說是學習鑑賞與收集中國古陶瓷的天堂。

更早之前, 台灣的古董陶瓷來源,只限於早期本土或日人舊藏 ,以及渡海來台人士的少量古董。

隨後兩岸開放探親, 一些古董商開始到中國尋寶 ,市場熱絡起來之後 ,有英、美、 日本 、中國 、港澳 、福建、金門及京津等線。

一時之間,古董店 跳蚤市場 單幫客 ,都在經營骨董生意。 當然作假的問題 ,雖說一直存在 ,但是也是越演越烈。據說,做新的"骨董"有百萬人。

真貨可以品相問題便宜 ,沒人買 ,假貨美麗高大,堆滿屋的例子 ,說明收藏骨董 ,尤其是中國瓷器, 確實是高度挑戰 藝術天分與辨識能力的一種高貴嗜好。

上焉者 ,透過特殊管道與國際拍賣 ,收藏了滿屋子的國寶級藏品, 如鴻喜美術館。

中上者也透過好的古董商與拍賣,收藏了不少好東西 。當然代價也不少。 站在投資的立場 ,是否比投資股票房地產好?

見仁見智。

一般藏家有對有錯, 固然有賺到的 ,但是買錯慘賠套牢的也不少。

下焉者,更是慘不忍睹。

 20150812_201130

 

我自己則是把瓷器古董當成一門學問來研究, 因此不貪心 ,量力而為 。多看多上手 ,不偏執, 先求正確樣本齊全, 足以辨偽。光是這樣的功夫 ,就發掉好幾年, 買了整櫃的書, 踏遍多少博物館。

Yuan, small jar,. blue and white

當時台灣的跳蚤市場, 其實眼尖的買家, 看到中下級的真品其實還是有的。 只是官窯就幾乎沒見過。

荷包的關係, 我就是不刻意買官窯 。一點小錢買樣本把玩 ,甚至到台南公園找瓷片。

抱著的心理就是學習。

後來到國外玩,有信心下手買一些稍貴一些的藏品, 也是因為前幾年打下的基礎。

因此, 除非口袋很深 ,有專業服務, 否則自助型的小藏家 ,還是先作好功課再下手玩大一點的。

以今天市場混亂的情形 ,無論藏家出讓, 古董店或大小拍賣 還是真真假假。

sP7080017 (4) 拷貝

因此才想說,或許拿一些經驗, 分享給全球  愛好者, 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之下, 散落各地的 真文物,終能回到故鄉 ,得到珍藏被欣賞。


路邊攤買的好東西

cobalt blue on Ge-glaze, Ching

真真假假 某藏家的待售藏品

tncollection (16)

捷克 布拉格 古董店 友好萬歲 壺

Teapot--Jindezen-middle-third of 20th centry1962-1966

夏威夷 古董店

transition-dragon--17th-cen

新加坡 古董店

my-favorite-famille-verte,-17th centry

巴黎 跳蚤市場

18th-centry-teapot-from-paris

倫敦 跳蚤市場

milk-pot-with-metal-hand

樣本可以了解許多 資料的實際感覺 是入門者必須先經過的階段//

Yuan ,Blue and white ,dragon jar


學習中國瓷器鑑賞的好處

沒有一個國家瓷器 像中國瓷器這樣高價搶手 (當然是整體而言, 日韓也有極高拍賣價的瓷器)

高價搶手有市場 ,供應則不確定 。產生的現象 就是仿冒 作假 ,中華古董 作假的歷史也有數百年 ,於今尤烈。但是隨時一波波的出土,又讓人手癢。

 元青花龍紋大罐

假的多了,真的東西賣不出去 ,因為沒人敢買。 因此 敢買的人就可以買得便宜。

假的東西 喊價高 又出書 ,又進拍賣場, 拍賣場的所謂專家, 良莠不齊 ,更有諸多拍場的陋習, 因此大多數的中階古董 ,還是經過古董商交易。 因此要進古董交易行業 ,中國瓷器鑑定 是基本功。

收藏的好東西, 不用專家, 也不用鑑定書 ,程度相當的經紀人古董商與內行的藏家, 基本上共識不難取得。

因此想要收藏, 不想買錯, 當然也要學鑑定 。否則一屋子假貨 ,就不知如何脫身了。

從開始買到今天,買錯的買對的買貴的買便宜的,都有 。因此收藏是整體計算盈虧, 加上自己賞玩的樂趣。

 反正這麼多年下來 如果錢買股票 喝酒 賭博 打小白球 玩名車 喝紅酒 交際應酬 也是這些錢 。

白色力量 旗開得勝 20141129紀念

記住此一時, 彼一時, 投資沒有永遠的輸贏。好玩就好。

有賺有賠 因此收藏家要看開,自得其樂 。遇到對的人, 對的時機, 替這些古董 找新家 ,都是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