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清雍正青花瓷器的特色



"就整體來看,有清一代,雍正瓷器是最完美的"
具有明顯朝代特徵,構思別致,每件器皿都有多種式樣。小件器皿線條柔和含蓄、輕巧,俊秀,兼具實用與美觀。
大件琢器端莊典雅,講究線條變化,質樸古拙,注重上下比例之間的協調、空間關係的適度 ,可以 說厚重古拙與輕盈秀麗兼而有之。"small jar, 18th century, Ching
 -----------------------------


當年開始收藏瓷器時的第一課,就是辨別是否景德鎮燒的?是否青三代的青花瓷,或更早的。



清三代指的是康熙(1654-1722 )  
100_5928
雍正(1723-1735 )乾隆(1736-1795 )三朝,大致等於是十八世紀,這是中國瓷器世界聞名無敵手的時期。之後就不是全面領先了。



瓷器分期,有款官窯當然沒問題。民窯貿易瓷則有不同分法。

朝代風格明顯的,直接說朝代。


不易斷定時,有用十七世紀,十八世紀。也有用清早期,清中期(18世紀)來說。萬曆(1573-1620)天啟(1621-1627)
 中華古董陶瓷簡介: 青花瓷盤  明  天啓 人物 景德鎮 中國

崇禎(1628-1644)------清朝--順治(1644-1661)


萬曆十七年1589開放海禁貿易瓷大盛由此開始。16世紀末到整個17世紀就是萬曆
Ming-Wanli-export-plate

,明末 過渡期 
transition-dragon--17th-cen
康熙早期與中期。
 100_9553
隨著知識增長,逐漸也可在分細一些了。因此風格明顯的也可用朝代稱呼。
bw008b
嘉慶早期民窯與乾隆不分,也歸入18世紀。
在價值上,是否十八世紀往前的東西,有重要性。
因此學中華瓷器的第一課就是認清這條線。
Bottle , middle Ching
(也因為十九世紀開始仿前朝風氣大盛,到今天都是)。

十九世紀之後就比較容易區分各朝代的民窯特色,價錢看精粗,朝代也沒那麼重要了。


清雍正時期為時雖然短暫,只有十三年,但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國內外市場活躍,製瓷工藝精進細緻,在康熙朝製瓷工藝的基礎上創新和提升。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唐英被委任至景德鎮監督御窯,從此中華瓷器工藝又更上一層。品種多、題材廣 、造型多,而且原料的選擇和加工也比以前更講究。

青花瓷在雍正時期不是官窯的主流產品,但其品質之精美,花色品種之豐富,藝術水準之高超,都是清代其他各朝所無法比擬的。

雍正時期的青花瓷,無論造型和裝飾,都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與康熙青花挺拔、遒勁的風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風格。
 雍正民窯青花帶蓋罐 童戲圖



雍正時期在仿古方面 以仿燒宋代五大名窯的色釉及明代永樂宣德成化 
 japan1001 (213)

這三朝的青花最具水準。
 Yongle-Ming

從仿燒的青花來看,有的不僅造型神似,尺寸大小一致,而且紋飾色彩描繪逼真,達到了仿古暗合,與真無二的程度。

雍正仿明代早、中期青花作品,追求形神俱似;仿明代後期青花則比原作更精雅;沿襲康熙青花作品幾乎完全一致,如不注明年款,無法區別。

雍正仿永樂、宣德青花與真品相比較,真品圈足未經打磨,雍正仿品圈足多經過打磨而呈滾圓的泥鰍背狀;

真品因淘洗不精底部見火石紅,雍正仿品淘洗精細底部無火石紅;真品胎較厚重,雍正仿品胎較輕薄;真品青花中有分佈自然、深入釉底的鐵銹斑,雍正仿品青花中無鐵銹斑而有重筆點染、分佈規則的藏青點;真品青花中可見小筆繪畫的痕跡,雍正仿品青花中無此筆痕。



雍正仿古瓷不是刻意模仿,對於古瓷的缺陷,利用新的技術去克服。例如,宣德時期的玉壺春瓶 拉坯製作的,雍正時期的玉壺春瓶則是利用模具倒出來的;宣德時期的青料採取的是水洗法提煉青料,
 20130610 (6)red1
鐵銹斑無法完全清除,雍正時期對青料採用的是火鍛法提煉, 可以完全清除青料中的鐵銹斑。
然而,為了達到宣德青花的效果,工匠沒有刻意使用含鐵銹的青料,而是在繪畫時,在畫中使用青料點染,同樣可以達到宣德青花的 效果,又在青花中不見鐵銹斑。



雍正民窯青花瓷有高中低三檔。

民窯的高檔瓷與官窯瓷比較接近。

民窯中檔瓷有相當一部分是出口的外銷瓷,
 rare flower pattern for export

雍正高級民窯 印章款 青花三多盤


低檔瓷主要是日用瓷。

高檔瓷中又包括三種類型的瓷器:

仿古瓷,主要仿永樂、宣德、成化、嘉靖的風格;

具有康熙朝風格的瓷器,由於康熙朝瓷器生產時間長,影響大,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所以雍正早期青花沿襲康熙朝風格的較多;

本朝風格瓷,雍正朝,上自皇帝下至督陶官對瓷器製作都有著精益求精的意識,這種意識對民窯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

雍正官窯青花的胎骨晶瑩潔白,在20倍放大下呈糯米飯狀。胎壁薄而堅硬,瓷化程度很高,用手指輕叩,發出清脆的金屬聲音。修胎一絲不苟,看不見旋削痕。民窯高檔瓷與官窯瓷胎基本接近,很難發現未粉碎的瓷石顆粒,即使有也是很微小的。
典型的官窯青花釉呈青白色,純淨潤澤。釉薄而精純,釉中密含氣泡,且大小氣泡混雜套疊,有的釉表見細橘皮紋。有些民窯青花為粉白釉,胎釉結合處無火石紅。部分民窯青花的圈足上塗抹一層黃色護胎釉,與純淨潤澤的青白釉交映成輝。
 雍正青花瓷鑑定


雍正青花呈色有純藍、灰藍和青紫三種。

灰藍色是典型的民窯粗器,

青紫色的多屬民窯仿明作品,

標準的雍正官窯青花呈色極為純正,潔淨無瑕,有深淺不同色階,略見暈散。

青料發色有三種。

使用浙料的呈色基本與康熙時期使用浙料的瓷器相同,藍中帶紫,多採用上等浙料繪製官窯青花;

仿宣德 青花發色青中有黑褐色疵點,略有暈散,官窯仿宣德青花瓷發色幽靜而勻潤,
 dragon vase , Ching dynasty, Imperial kiln,  大清國 雍正六年 無款官窯 四阿哥 弘曆  潛邸 用品 立龍正龍皇帝專用 去一爪 改魚尾 代表太子
xuende blue and white ,amplification approximately 10x  ,see note for measurement

雍正早期有康熙時期的指捺紋特徵,中後期比康熙時期發色更加淡雅,藍中帶有藏青色點;深沉的淡藍色澤,色沉釉底,發色穩定雅麗,具有典型的雍正特點。







雍正時期除了傳統的白地青花外,還有青花胭脂紅、琺瑯彩青花、豆青地青花加紫
、外豆青裡青花、青花釉裡紅、藍地白花、青花紅彩青花加紫、黃地青花、哥釉青花
 膽瓶(有可能雍正)
 等品種。
其中青花釉裡紅燒制很多,尤為精美,以青花繪輔助紋飾,釉裡紅繪主題紋飾,既保持了青花幽靜雅致、沉靜安定的特點,又增添了釉裡紅渾厚壯麗、鮮豔奪目的色調。

雍正青花在造型上既有繼承也有發展,結構精巧,器型圓柔纖麗,修長俊秀,陳設與實用保持完美的結合,形成高雅而樸實的藝術風格。

雍正青花善於博採眾長,無論 是仿古銅器式樣,還是對於自然界的花果形態,如瓜、石榴、海棠花等,不是單純機械的模仿,而是以簡潔、洗練的手法來增強其清秀的表現力。





雍正官窯中期開始 基本不再製作康熙時期的觀音尊棒槌瓶馬蹄尊鳳尾尊等器物,瓷器足部處理也沒有前期常見的臺階痕、雙圈足,均為滾圓的泥鰍背,用手撫摸十分潤滑,俗稱燈草根



除了日常生活用的盤、碗、碟、杯、盅及各種小件文房用具外,還有許多大件琢器及創新式樣。創新器型如琵琶尊、燈籠尊、牛頭尊、四聯瓶、貫耳斜肩大瓶、貫耳六方大瓶、八方扁瓶、如意耳瓶和海棠式果瓶等。

仿永樂、宣德、成化作品,如一束蓮大盤、雞心碗、纏枝蓮碗、執壺天字罐、十六子小罐等,仿品製作規整,造型細巧,打磨精緻。其中纏枝蓮大盤、一束蓮大盤是雍正時期仿得最多的,品質超過永宣時期。



碗類:有撇口、斂口、花口、有馬蹄式、墩式、折腰式等,以折腰式最為流行。碗壁普遍較薄,口、足處理很精細,有圈足和臥足兩種,圈足切削整齊,比較大。民窯青花足內有砂底,帶旋坯痕。





茶壺類:壺形俊秀,既實用又美觀,有菊瓣式、
 18th-centry-teapot-from-paris
桃式、瓜棱式、端把式、提梁式等,以提梁壺最多且最具代表性。



類:有玉壺春瓶、象耳折角方瓶、桶式瓶、蒜頭瓶、葫蘆瓶、雙耳六方瓶、直口瓶、賞瓶(賞賜之用)
 雍乾青花三龍花瓶 (2)
、燈籠瓶(形似燈籠)、四連瓶、六連瓶、撇口瓶、橄欖瓶、 梅瓶等。

梅瓶口沿比前期要薄,既有清代的豐肩式和撇口大梅瓶,也有仿明永樂、宣德的溜肩式樣。天球瓶有細砂底和釉底兩種。



尊類:造型古樸,多是皇室的大型陳設器。一般高度在50-70釐米。有如意耳尊、雙螭耳尊、燈籠尊、蒜頭大尊、撇口圓腹大尊、侈口尊、象耳尊等。





 雍正青花紋飾風格高雅細膩,內容以翎毛花卉為主,山水次之,人物較少。用筆精細纖柔,構圖清晰,色彩雅麗,層次分明,紋飾簡潔清晰,強調主題突出,圖案整體感強,規矩中富於變化。

不少畫面配有詩句、印章,使中國傳統的書畫藝術完整地移植到瓷器紋飾中來。畫面疏朗,留白較多,既不同於康熙的恢宏大度,又不同於乾隆的縟麗繁華,以清新淡雅為特徵。



與康熙紋飾比較,雍正紋飾已經發生很大變化。人物故事畫面減少,刀馬人則更為少見。



雍正紋飾除傳統的纏枝蓮、雲龍、龍鳳紋之外,多以優雅嫺靜的花卉、花蝶、花鳥、花籃、博古、竹石、石榴、三果、八寶、八仙、梵文及各種吉祥紋樣為主題畫,即使是人物紋也多是四妃十六子、嬰戲圖等。



在畫美女時,突出人物的修長、小腳,給人以弱不禁風的感覺。



其中梵文裝飾,有時一器全用排列整齊的瘦體梵文佈滿整個器面,為一大特點。

官窯青花以繪龍鳳及纏枝蓮花為代表,畫風工麗,花式一致。



民窯青花不拘一格,運筆熟練,追求自然隨意的畫風,具有很強的民間風格。
 雍正民窯碟

雍正仿古紋飾,從大小器物上看,大件器物以仿永宣花卉為主;小件器物以仿成化、弘治花卉為主。從內容上看,

人物以仿嘉靖紋為主,
動物以仿萬曆紋為主。

雍正款識多而雜。有本朝官窯款,有民窯款,有仿款,每一類款識又有許多種寫法。

官窯款有專人題寫,因此各類瓷器上的字體大致相同。常見的官窯款是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雍正禦制三種題款。

楷書款早期為三行雙圈,晚期為雙行雙圈或雙框。楷書款筆法挺拔峻峭,結構方正 勻。早期款略帶宋體字風格,橫平豎直,橫細豎粗。中後期的橫豎粗細大體一致,字體極為工整漂亮,成為雍正楷書的自有風格。

清代官窯篆書款大量出現是自雍正 朝開始的。篆書款也有雙行六字、三行六字、雙行四字的。字體筆劃粗細大體一致、工整漂亮。總體來看,雍正官窯款主要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書款。其次是 六字篆書款和四字篆書款。四字楷書款少。一般大件琢器普遍是六字篆書款,中小件器物又多是寫楷書款,個別也寫篆書款。

仿明代款識有永樂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但也有仿明代器 物寫本朝官款,有的寫仿款,有的不寫款。另外比較特殊的是青花四聯瓶,在每一個瓶底分寫一字,加在一起正好是雍正年制四字款。青花六聯瓶是在中間小瓶 的足內寫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書款。



民窯大清雍正年制雙行六字楷書、篆書款皆有。字體明顯不如官窯工整,筆力欠佳。仿宣德、成化、嘉靖、萬曆等官窯款不少,但與真款相比形神皆相差甚遠。花押款不僅在粗瓷上有,在細瓷上也大量出現。
 雍正粉彩貿易瓷 猶有康熙味道 濃粉紅含金色彩 雍正始創

還有鼎、爐、靈芝、如意等實物款。

雍正青花中的堂名款,與康熙青花相比要少得多,主要有郎吟閣制敬恩堂椒聲館慶宜堂養和堂燕喜堂立本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