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

投資古董青花瓷泛論

中國燒造青花瓷器的歷史六百多年
也不只江西景德鎮,
海內外傳世品或出土數量眾多。
表現形式粗曠或典雅各具韻味,精品為歷代收藏家所青睞。
在每次拍賣會目錄上,各時期的青花瓷器基本上都可以見到,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品種都有高價位和熱烈的市場反應。

收藏青花瓷基本上就是 元青花
 明青花官窯瓷
以及“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官窯青花瓷器最受到市場熱捧。
固然 “清三代”的瓷器燒制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有人認為康、雍、乾三朝帝王對瓷器的熱愛,不惜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精心製作,所以燒制出的青花瓷器是中國陶瓷 史上的巔峰之作,認為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和收藏價值。
而且“清三代”的御用瓷器,必須經過督窯官的精心挑選,如有瑕疵立即銷毀,所以民間極少流傳,存世數量 並不多,具備很高的升值潛力,市場價格十分驚人。

其實這是古董掮客的說詞 聽聽就好

真相是清三代瓷器確實品質佳 但是藝術價值不見得高

官窯如果是指有官窯款的 假的很多
現在還在研究如何仿得更好
 因此經濟誘惑太大 未來市場存疑

還有清宮到底流失多少瓷器在外?
供外國古董商炒作?
光緒民國乾隆款真假難辨 在在都是收藏青三代尤其乾隆款必須斟酌的重點
 目前一些拍賣圖錄 瓷器真假都有特別要小心 至於
康熙雍正青花官窯款瓷器則連拍場都難見到

因此對於初涉收藏的愛好者來說“清三代”鑒別是必要的功課 卻不必急著買官窯款 而是學習藝術性與藝術價值的判斷。

市場所謂“清三代”的青花瓷 辨真假之後還要考慮收藏價值的不同

入門功夫就是以下重點
要看該瓷器的器型 圖案 鈷料、發色和藝術水準。

第一、看鈷料。青花瓷鈷料種類分為蘇泥麻青、平等青、石子青、回青等幾種。
青花瓷鈷料的種類:

1、蘇泥麻青,又稱蘇泥勃青、蘇勃泥青、蘇麻離青等,其名稱的來源,一說是來自波斯語 “蘇來曼”的譯音。這種鈷料的產地在波斯卡山誇姆薩村,村民們認為是一名叫蘇來曼的人發現了這種鈷料,故以其名字來命名此料。另一種說法是,蘇泥麻青應為 蘇麻離青,是英文smalt的譯音,意為一種藍玻璃。此料屬低錳高鐵類鈷料,故青花呈色濃重青翠,有“鐵銹斑痕”,俗稱“錫光”。元代青花的一部分和明代 永樂、宣德官窯所用青料均是這種,產地均在古波斯或今敘利亞一帶。

Yuan, small jar,. blue and white


元朝以及宣德青花發色的問題與鈷料的關係 近年有一說認為產地不是絕對 混合與煅燒技術 與釉的特質與發色也有重大關連 意即本國產的鈷料不見得發不出寶藍色


 明空白期青花罐

2、平等青,又稱陂唐青,產于江西樂平。明代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時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穩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時。


japan1001 (214)


Ming-,-fish-in--dish

3、石子青,又稱石青,產于江西高安、宜豐、上高一帶。此料單獨使用時,青花發色灰暗甚至發黑,明清二代民窯普遍採用此料,官窯則用於與回青調和使用。


Incense Burner, Ming.



4、回青。有產于西域、新疆、雲南等多種說法。此料發色菁幽泛紫,若單獨使用則渾散不收,故多與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萬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於混水(填色),發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於設色(勾勒輪廓),筆路分明清晰。

Meiping , Ming dynasty, 明代青花梅瓶

5、浙料,又稱浙青,產于浙江紹興、金華一帶。國產料中以浙料最為上乘,其發色青翠,明代萬曆中期至清代,景德鎮官窯青花器均採用此料。


late-Ming

6、珠明料,產于雲南宣威、會澤、宜良等縣,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發色明麗純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7、化學青料,即用化學製品氧化鈷配製的青料。發色紫藍、純粹、濃艷,但輕浮而缺乏附著力,價格也低廉。使用此料製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元明時期 以進口青花鈷料為主成分的青花瓷燒制的瓷器最具收藏價值。因為,使用進口顏料燒制的青花瓷,大多由當時算得上高級的工藝師創作,因此,藝術價值更高。

第二,看發色。釉下青花深入胎體 發色艷麗、“青花分水見五色”的青花瓷品種尤為珍貴。清康熙時正是以“五 彩青花”使青花瓷發展到了巔峰。所謂“青花見五色”,指的是使用一種青花顏料燒制出來的瓷器,圖案出現深淺虛實等各種變化。



b4

第三,器形
裝飾用的 優於使用類


 雍乾青花三龍花瓶 (4)

第四 主題圖案


宣德官窯    雙鳳穿花盤

 明宣德官窯雙鳳盤 (2)

第五 工藝技術 線條比例 美感 流暢等藝術成份 。


 元樞府銘青花盤 (2)



如果看了上面這個盤子的圖案 還不了解 運筆流暢構圖如神之美的話
那麼乾脆去收藏西洋骨董好了


中華文化的精華在筆墨 沒有幾十年拿毛筆的功力 畫不出這樣的圖案

這照片表現出另一個重點 底足的瓷土 作法 修底 證明是官營的瓷窯 樞府窯 極為罕見的樞府印花帶款 青花瓷



收藏者的偏好 這是決定青花瓷的一個關鍵因素。目前一般 第一代富豪型的投資者 多喜歡乾隆官窯金光閃閃 富麗堂皇的東西

器型優雅、構圖有立體感、層次分明,人物景致清晰明顯的青花瓷具有更高的收藏價值。

藝術是一個主觀很強的名詞 喜歡青花瓷 獨具慧眼 只要符合一定水準 買到自己喜歡 欣賞的東西就好了

只有投資心態 恐怕不適合收藏骨董 一定是有藝術修養與眼光 喜歡兼投資 才可以做一位快樂的收藏家

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清三代無款 精品 青花 龍紋花瓶


 
款識的迷思
一般人總是認為骨董官窯瓷器的年代由款識來判斷 ,沒有款識就不是官窯。
事實有款識的瓷器絕大多數是仿品或仿寫前代款。

 元 是不是官府訂製樞府瓷器 看足圈 這是典型官用瓷胚 後來拿去做成青花禮品瓷 越南窖藏
 元樞府銘青花盤的故事  Time to look at Yua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based on "fine" and "crude" finishing of the foot ring,and free style brush painting





因此瓷器的年代與是否官窯不能只靠款識來判斷。
明清民窯器無款的一般都是粗器,沒有是否官窯的問題。
明清精品青花瓷器,一般有款,民窯精品有仿寫前朝款,圖形款,雙圈款,吉語款,齋堂名款,一般不難辨識。現代仿品也有此類作品。
無款官窯器是存在的,而且量不多。
先必須符合官窯的品質,才有是不是官窯的問題。現代仿品既然要騙人,不會笨到走這條路。
那麼怎麼知道是無款官窯?
北京翰海2007年春拍一件 大清乾隆年 製 年款的清乾隆·粉彩 祭藍描金花卉大瓶 以2408万元的價格成交    件官窑瓷器有款,但是其部及圈足的霁蓝描金装 ,每瓣瓜棱框格都有不同花卉,包括牡丹、芙蓉、梅花、菊花、白石榴以及花, 吻合乾隆喜好大型瓷器的特征。同 已知类似器型三 件,一件在北京故博物院,一件在法国的吉美博物,另一件即此件   
  
   另外一家拍行的2007春拍上,明成化·有款青花暗刻海水绿彩龙纹盘,成交 1430万元。 原因就是在200311敦拍会上,曾经拍出一件自著名古董商埃斯肯兹 (Eskenazi)的青花暗刻海水绿彩龙纹盘残器,与此完全一致。     
    官窑,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瓷窑,專燒宫廷、官府用瓷。
個定义中,我看出 不是价瓷器是否官窑的標準
從目前市的 情况看,官窑瓷器的款也有三种情况:
第一类是大家都知道的帝王年号款的器物,占官窑器的大多
第二类是無款官窑器,南京博物院藏有清雍正仿明永 官窑的青花牛花倭角瓶,其中一件就是無款,刻意仿明之作,在清宫檔案中也有乾隆皇帝授意某种器物不具款的記載
第三类是帝王的堂名款器,如慎德堂 制大雅斋制等。     
 一般初入拍壇的投 ,在投官窑瓷器,首先注的就是上面的款,如大清乾隆年制等,似乎代的重要準,其实是很大的誤會
此外要注意 仿款,就是 在本朝的瓷器上,仿前代的款,如清初的康熙、雍正两朝曾有仿前代款的旨意,像 2007春拍的候,一件清雍正·仿宣德斗彩盖罐,底大明宣德年 制青花双行楷款,成交價88万元人民幣,其器型承康熙朝风格,雍容華典型雍正仿宣德之佳作。





多年前看到一件 清三代無款 精品 青花 龍紋花瓶 一直在想 明明是官窯品質 至少有個青花圈 或是托年款 或是樹葉甚麼的 卻是一片空白的底 圈足打磨細緻 圓滑 以其構圖 應該是康熙末期 雍正 或乾隆早期的作品

 雍乾青花三龍花瓶 (2)

 雍乾青花三龍花瓶

 雍乾青花三龍花瓶 (5)

無款青花龍紋花瓶的斷代問題

用途 裝飾品

四爪龍紋

底無款無圈細磨圈足

一切工藝水平 與官窯等級

說白一些

高官 皇親 請管官窯的

燒個好看的花瓶

顯示ㄧ下

一人之下 萬人之上的身份

一切盡在不言中

無需落款 也不能落年款 又不是一般商品要做廠家 記號

四爪龍也不是一般人敢放在家中客廳的東西

因此 完全空白 其實透露出另一方面的訊息

雍正時期的青花瓷 最為精美秀麗 適當的留白 是與乾隆風格最大的差異 可惜多未落款

官搭民燒 官古窯

雍正官窯:始於雍正四年,年希堯,兼管鎮廠窯務,六年又增派唐英為駐廠協理官,此一期間所生產的廠器,史稱年窯,清代的官窯瓷器,從此進入了全盛期。

年窯燒製於雍正四年至十三年(一七二六~一七三五)間,選料奉造,極其精雅,青彩或描堆暗花,巧樣玲瓏,仿古創新,均有獨到之處,其中尤以胭脂水釉色器,最為著名。雍正六年以後,唐英駐廠協理督造琺瑯彩器,花樣富麗,而益清潤。故查儉堂年窯墨注歌,稱頌年窯的成就云:「國朝陶器美無匹,邇來年窯稱第一,不讓汝定官哥鈞,何況永樂之坯宣德質

dragon vase , Ching dynasty, Imperial kiln,  大清國 雍正六年 無款官窯 四阿哥 弘曆  潛邸 用品 立龍正龍皇帝專用 去一爪 改魚尾 代表太子


乾隆御製佛經封面紫檀木上雕雙龍皆為四爪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jade books 乾隆年製款 (2)



內頁玉雕金龍為五爪


御製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jade books 乾隆年製款 (13)
在古代中國的服飾中有五爪龍袍和四爪蟒袍,龍袍是皇帝的御用之服,蟒袍等則是諸侯士大夫等人的官服禮服。關於蟒、龍的區別,歷來沒有明確的答案。明人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記載說:「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即皇帝)所御(龍)袍相肖,但減一爪」。

又《大清會典》記載清朝在服用蟒服上的一條禁例,說:「凡五爪龍緞立龍緞團補服……官民不得穿用。若頒賜五爪龍緞立龍緞,應挑去一爪穿用」。根據這兩條記載,一般得出五爪為龍、四爪為蟒的結論。其實人們在各個時期對蟒和龍的概念並不是固定的。龍不完全是五爪,蟒也不完全是四爪。

蟒則形類龍,僅以四爪別於龍之五爪。

蟒服又分行蟒與坐蟒,坐蟒尤為尊貴。

在明代蟒袍被嚴格規定為職官的常服,在清代則放寬了這種限制。據《大清會典》記載,「親王繡五爪金龍四團:前後正龍,兩肩行龍;郡王繡五爪行龍四團;

貝勒繡四爪正蟒,前後各一團;
貝子、固倫、額駙、公、侯、伯,前後四爪正蟒,方補。」

清朝之所以對龍紋控制的不嚴,主要是因為從他們的先民起就可以隨意使用龍紋。


因此四爪龍也有用在御用品之上 雍正非常在意款識有無 某些目的時特別要求不落款 因此也有可能是皇帝拿來送大臣的 保護五爪龍的就是擋在前面的四爪龍

依照中國民俗習慣,五爪稱之為龍、四爪稱之為蟒;在帝王時代,只有皇帝可以使用五爪龍形圖騰,而藩王、皇親國戚或者有特殊功勳者,則會受封使用四爪蟒圖騰。

總結 本件三龍 有中間正龍 兩旁行龍 或曰蟒但在清早期應有其至度上的意義
本件不排除無款官窯 或相當品質的官古窯作品 原始擁有者 應是具備"貝勒繡四爪正蟒,前後各一團;
貝子、固倫、額駙、公、侯、伯,前後四爪正蟒,方補。" 之一的身分
是否宮內定製贈送 須查內務府檔案 但是無款識這點

相對於這件康熙大罐的底

 康熙青花大罐 (3)

似乎讓宮廷定製的可能性升高

補錄
陶雅
 

仔細比對 應可確定是康熙末年 雍正初年的官窯作品  青花極為獨特的用法 做出立體感 可說是清代青花巔峰之作。

 胭脂雙螭水孟。爪握靈芝。沿口皆畫雲頭形。如荸蕨式之紅孟而稍大。瓷地白如雪。而紫釉凸起。若堆料者然。聲望甚偉。蓋雍正官窰之無欵者也。
  雲頭略似如意頭。其製嫌俗。而雍孟有之。
  雍正年代不多。而官窰欵式凡三變。初年大扺雙圈六字楷書款。中葉則不用款識。蓋以瓷器易緞。不願將一代年號。委諸糞土中(康熙初亦曾禁用款識)也。晚 季仍復著款。誠以國初瓷品之美。上掩朱明。闕而不書。後世何徵。惟再變而用篆書。蓋駸駸乎入乾隆矣。乾隆篆書款十居六七。然亦有用楷書者。雍正之季。始改 用篆書款而在康熙朝亦偶一見之。惟係雕款之罩釉者。則真絕無僅有者也。或曰是雍正之仿康熙者。

最後結論

這件是 雍正特別燒製贈送給潛邸時期的乾隆,雍正六年前後。 這是清朝青花瓷器的顛峰之作。


雍正四爪龍紋賞瓶

 

補記參見

http://dgporcelain.blogspot.tw/2013/09/blog-post.html

2012年2月2日 星期四

馬澤溥 的 陶瓷鑑別參考資料 一本不可沒有的陶瓷收藏工具書

多年前一位收藏陶瓷的好友蔡教授給我一本影印本的陶瓷鑑別參考資料 沒有作者名或出版社 繁體字 內容簡單扼要 後來才知道 原來作者應該是馬澤溥(1894年~1976年),北京人。長期從事古玩行業,擅長陶瓷鑒定。民國25年(1936年)在大連開設古玩店,經常往來 于大連、北京之間。後任職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擔任陶瓷鑒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