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日 星期二

台灣古董瓷器市場 今昔--- 2015補充

 中國開放之後,全球中國古董市場,面對大量資金,收藏家,以及雨後春筍般的新增拍賣公司,起了許多的轉變。
國際著名拍賣公司蘇富比佳士得,因為之前的一些問題,以及保護原有客戶群,穩定價位,對於新出現的骨董非常保守。市場上說法是,除非以前拍過的物件,非常難進入。靠的是關係而非物件本身條件。這樣的作法,對於幾十年來,因喜歡玩骨董,而由店家購入藏品,而現在想脫手的這群藏家,自然是無法接受的。因此新的拍賣管道因應而生。

中國骨董中國有許多新的收藏家或是玩家,但是受限於資訊與管道,城鄉差距,是一個差距很大的市場。識貨的買不起,不識貨的不會或不敢買,因此非常混亂,也很可惜。畢竟中國祖先的心血藝術結晶,還是應該以自己國家為主要保存地。

前幾天逛到古董市場,與一位精於瓷器買賣的骨董商聊了一下,確實台灣新的骨董瓷器玩家藏家已經不太出現了,大多數的人被高門檻 高價位高度真假爭議以及高姿態的國際拍賣公司嚇退了。
近幾年我自己也只是偶然收幾件小品玩玩,或許這些國際公司不擅長的老印章古錢古墨文房雜項等等,會比較好玩,也不必面對拍賣公司的臉色。
 20150125聚珍雅集瓷器展售 (18)

 20150125聚珍雅集瓷器展售 (16)

 台北古瓷展售會201501 (21)

-----------------------------------------------------------
台灣的骨董市場
1895年以前 並沒有紀錄
應該是透過單幫客由福建等地尋找為主
本地交易應該是透過口語傳播 出售購買 而藝術團體圈是訊息交換的地方
買賣文房四寶 刻印者 兼營骨董交易
1895-1945 或許有日人經營書籍骨董 刻印 等等 官員由福建上海收藏精品 字畫 骨董

1945 戰爭結束
有些帶回日本
有些在台精品賣給台灣世家 或整批交舊貨商處理
零星在街頭販售

許多台灣有名的骨董藏家在這時期大有斬獲
現有還在開的骨董店在這時期逐漸學習販賣骨董字畫致富

1949之後逐漸加入大陸來台之藏家畫家與古董商

跑單幫 由香港 或船員 等 帶入港貨 逐漸也有日貨 西洋線
文革時大量流出 日本美國歐洲 香港
開放老兵探親  回大陸收貨
港澳浦田 泉州金門等線 台灣單幫客 玉市 骨董店 大量出現
1997 漸冷
2000年以後 中國開始來台灣收貨
2008年以後交流旺盛
2012
台灣古董店面臨進貨不易  藏家轉向的困境


 中國瓷器收藏在台灣歷史相當久,但是精品出現還是要到二十世紀中期。在這之前,收藏品大多是宋元明清一般民用瓷器,而且價錢不便宜,我記得在二十幾年前,台北圓環有一家字畫裱褙行很有歷史,從日據時代就開在那邊。當我開始對瓷器感興趣時,有一天走進去看一下有甚麼老東西,大件黑釉酒瓶宋元的東西吧 開價二十幾萬,明清之際的青花粗盤要上萬,大概這就是日治時期台灣收藏骨董瓷器的行情。
日本人對中國瓷器情有獨鍾,價錢很高,但是東南沿海的製品品味為主。
國民黨政府高官有帶來一些骨董,缺錢花用時,就是在中華商場交易,早期古董商多從這裡發跡。1960-1970 日本客人,本土收藏家都在這裡撿寶。甚至同行之間單幫客憑眼力東進西出,幾個小時就賺大錢的故事都有。
 文革是第二個台灣收藏的高潮,好東西從香港日本美國輾轉來台。
 當然也有一些人從香港東南亞找東西回來賣。 至於歐美線則較晚,要到公元1980前後。有些留學英國的讀書兼跑拍賣場也可發點財。
1987開放老兵大陸探親開始 有人進大陸買貨,台灣各地跳蚤市場興起,單幫客,港澳廣州福建京津各線都有人走,這是台灣收藏熱最旺時。
1997前後香港收藏減溫台灣也是,骨董難賣,好東西價不高的階段。
接下去2007大陸收藏發燒,骨董價錢如火箭衝天 。

 chinese antique porcelain stand in Guan-Hua area


chinese antique porcelain stand in Guan-Hua area
antiques stands


San-pu antiques plaz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